濃純香,讓咖啡更貼近你的口味
咖啡到底適不適合加牛奶?
一杯好咖啡,加上牛奶會更有風味
拿鐵、卡布奇諾、摩卡差別
標準的拿鐵、卡布奇諾、摩卡,都是由濃縮咖啡(espresso),加上蒸氣噴嘴加熱出的蒸氣牛奶(steamed milk)和奶泡做成的,三者的差別就在於咖啡和牛奶的比例,以及摩卡另外添加了熱巧克力。
拿鐵
拿鐵(Latte)在義大利文裡就是牛奶的意思,從名字就可以知道,拿鐵咖啡裡,牛奶才是主角。其標準的比例是1/6濃縮咖啡、4/6蒸氣牛奶、1/6奶泡,另外可以再添加榛果、肉桂、香草等不同風味。因為牛奶的比例較高,口感十分柔順,在一些歐式餐館甚至可用來當甜點。此外,咖啡表面的各式美麗拉花,也是一門值得欣賞的藝術。蒸氣牛奶和奶泡又有什麼差別呢?這兩者都是用咖啡機上的蒸氣噴嘴,打入高溫蒸氣將牛奶加熱的成果。蒸氣牛奶加溫的時間較短,打入的氣泡也較少,體積約只增加1/3,表面上看起來沒什麼氣泡;奶泡則需打入大量空氣,製造出均勻的氣泡,體積約會變成兩倍。
拿鐵在各國也有不同的做法,美式拿鐵只加奶泡,義式拿鐵只加牛奶,歐式拿鐵(也叫咖啡歐蕾,由法文Café au lait音譯而來,意思就是咖啡加牛奶)則是將咖啡與牛奶同時倒入杯中,讓兩者均勻地融合在一起。
卡布奇諾
卡布奇諾是20世紀初義大利人發明的咖啡做法,和拿鐵的不同之處就在於牛奶的量,其標準比例是均勻的三等份:1/3濃縮咖啡、1/3蒸氣牛奶、1/3奶泡。由於咖啡最後呈現的色澤,和聖方濟會修士的褐色斗篷Cappuccino十分相似,因此就取了和斗篷一樣的名字。由於咖啡佔了較多比重,因此味道會比拿鐵更濃郁一些,對咖啡本身的品質也較為要求,一定要用濃縮咖啡才能呈現卡布奇諾的好味道。卡布奇諾也可加上肉桂粉、可可粉、檸檬柳橙果皮絲等等,以增添風味。
澳洲、紐西蘭常見的一種flat white咖啡,其比例和卡布奇諾類似,由1/3濃縮咖啡和2/3的細奶泡構成,較細緻的奶泡讓咖啡口感更為滑順。
摩卡
摩卡原本是指一種具有巧克力香氣的咖啡豆,這種咖啡豆主要由葉門的沿海小鎮摩卡出產,因此就叫摩卡豆。現今一般指的摩卡咖啡,則是由2/5濃縮咖啡、2/5熱巧克力、1/5蒸氣牛奶為比例調製出的咖啡除了有巧克力的風味之外,摩卡咖啡中的濃縮咖啡含量比卡布奇諾還要高,味道也更為濃醇。有人會在摩卡咖啡裡添加一些酒類,如貝里詩奶酒、森布卡茴香酒(Sambuca)、咖啡酒等,讓咖啡又別有一番風味。
焦糖瑪奇朵
瑪奇朵是在義式濃縮咖啡中加入微量的奶泡,可能只有數毫升,用Expresso杯就可以盛裝。外觀看起來就像在Expresso上點上白色的一點。而瑪奇朵在義大利文中就是"斑點"的意思,這讓瑪奇朵因而得名。焦糖瑪奇朵是瑪奇朵的變種,也就是在瑪奇朵中,加入香草後,再淋上一層厚厚的焦糖,接著在完全不攪拌的情況之下,一口喝掉。在這小小的一口之中,你能品嘗到咖啡的苦澀、香草的香氣與焦糖的重甜,多層次的味覺體驗,是焦糖瑪奇朵最吸引人的地方。
我們常常喝到的其實都不是真的焦糖瑪奇朵,很多咖啡店會加入在濃縮瑪奇朵延伸的焦糖瑪奇朵中加入牛奶的元素,這樣會大大綜合濃縮瑪奇朵的味道,喝不到濃縮咖啡本身的風味。不管是牛奶的加入或是濃縮咖啡與牛奶的順序顛倒,都使一杯焦糖瑪奇朵變成了焦糖拿鐵,因為焦糖拿鐵的做法就是先加入濃縮咖啡,香草糖漿,再加入牛奶和奶泡,最後淋上焦糖醬。雖然只是微小的差異,但喝出的味道及口感有著大大的不同,這也是咖啡的奇妙之處。雖然兩種焦糖瑪奇朵存在著爭議,大家可以都去嘗試一下,挑選符合自己喜好的那一款就好。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food/z3bybgl.html)